糖糖圈logo
首页 >  控糖百科 > 雅培瞬感测不准?找准这些原因你就能提高准确度

雅培瞬感测不准?找准这些原因你就能提高准确度

来源: 糖糖圈APP 时间: 2018-09-29

你在使用雅培瞬感动态血糖的时候是否有测不准的现象?是不是浪费过传感器?


其实瞬感能在中国上市,肯定是通过了药监局审批的,也就说是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合格的产品。瞬感同时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上市,也是通过了FDA审批的,准确度是有保证的。我们大部分糖友反应也是准确的,看趋势更是方便。

那么有人用了就是不准,这是为什么?


我们根据对大量糖友的访问与沟通,对大家的使用过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现瞬感的测不准现象主要有以下5种:


01


现象一:开始几天准,或者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某一时间点后就不准了,或者无信号了;也有少数用户一开始就发现不准。


原因:

传感器探头损坏,信号失真或无信号。怎么损坏的呢?可能原因如下:

1、洗澡进水浸泡到探头上引起探头电极短路。

2、睡觉压迫挤压传感器,使探头弯曲,引起探头电极短路。

3、部位不对,探头进入了肌肉层,而肌肉的伸缩而导致探头弯曲。


解释:

我们知道探头正确的植入位置是留在脂肪层,垂直穿过真皮层,不能进入肌肉层。



先来认识下脂肪层,上图是猪肉,大家都吃过吧,其中白色的部分是脂肪层,俗称“肥肉”。这个白色脂肪层里通常有少量红点,这个红点就是血管痕迹,后文会提到这个血管。红色部分就是肌肉层,又称“瘦肉”,肌肉层有大量血管,血运丰富,所以是红色。但是脂肪层血管很少,细胞间主要是组织液,所以呈现为白色。


现在来看下探头,细如发丝,长5mm,还是空心的,中间要放一根钢针,这根钢针在打入皮下会自动退出,退回到助针器(植入装置)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拆开一个用过的助针器会找到这根针,小心被里面的弹簧和针伤到。)



传感器探头软针很细,却有三层,内含三根金属丝作为三个电极,在糖与酶起反应时产生微弱的电流,通过电极传到传感器里,糖的浓度不同电流强度不同,以此检测血糖的高低。


因此这个细线不能弯,也不能露在皮肤外面,或者歪在皮下,必须垂直穿过皮肤,否则电流强弱就被干扰了,结果就可能不对了。


预防措施:

1、探头植入时要做到助针器与皮肤表面垂直再进针。

2、酒精消毒范围要大,而且要消毒两遍,去掉皮肤表层油脂才能粘贴牢固。

3、植入前酒精一定要干透,不能让酒精遇到探针,否则会损耗探针上的酶,导致结果不准。

4、洗澡时传感器浸水时间不能太长,最长不超过30分钟。

5、睡觉压迫传感器难以避免,选择脂肪层厚的地方打,就不怕压了。

6、选择正确的部位是关键,避免探头进入肌肉层。 植入时先摸下哪个部位肥肉多,比较软,且表面平坦,这样贴上后不易移动。


当然,我们建议可用一个雅培瞬感探头固定网套套在手臂上来固定探头。不建议用防水胶布或其它胶布固定,因胶布贴的时间太长皮肤容易发红发炎,甚至糜烂。


网上有售,也可以自己DIY


02


现象二: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不准。


原因:

第一天植入针头时会有一个排斥反应,待急性反应过后就进入稳定期,所以第一天结果会不准;最后一天则是反应酶已经用完,或者探针已经全部被炎症反应细胞包裹,无法再和糖起反应,结果也不准了。


解释:

大家都知道,蚊虫叮咬后会产生一个红色疙瘩,这是因为蚊虫叮咬后人体的保护机制会本能地被激发,产生局部的炎症反应所致。传感器探针插入皮下时,同样是外来物进入身体,也会激发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始形成炎症排斥反应,这个炎症反应时间长短、反应强弱因人而异,等到身体发现这个探针对人体伤害不大时会暂时停止排斥反应。如果针孔进入了细菌,则会出现细菌性炎症反应,种反应强度会更大,很容易导致探头失败。


预防措施:

1、提前植入传感器,但不启动,等急性排斥反应过后再启动,时间可以在824小时内。

2、启动时间有讲究,后文再解释。


03


现象三:结果总是偏低,一直在警报线下,甚至显示LO;或者总是偏高,同指血相差很大。


原因:

1、传感器植入前温度太低。

2、服用其它药物如维生素C,阿斯匹林等。

3、个别糖友血液循环太差,血液中葡萄糖很难进入组织液。


解释:

1、传感器植入前温度太低。在打开包装的瞬间,探头表面因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而会有水汽凝结,影响氧化酶的浓度。另外葡萄糖与探头上的氧化酶起反应是受温度影响的,温度太低反应当然慢,产生的电流强度就弱,检测出的血糖值就低了,同真实血糖误差就大。


2、维生素C、阿斯匹林等药物会改变组织液的酸度,影响探头上的氧化酶的活性,也会使结果不准。详见下图2016年中国关于血糖仪质量管理规范中说明。



预防措施:

1、探头植入前要先复温,同胰岛素泵抽药前胰岛素要复温一样。最好的方法是把没有拆开的传感器套装放在贴身的口袋里2个小时以上,使其温度恢复到人的体表温度。在冬天温度低的时候更要注意这点。


2、如果是药物所致偏差,一般不好轻易停药。可以与准确度高的血糖仪比对,找出偏差的规律,以后就按照这个规律估算实际血糖值。但与血糖仪对比时一定要在血糖平稳时进行,后面会解释为什么要在平稳时对比。


3、血液循环太差,血液中葡萄糖很难进入组织液。有一些糖友时常感觉无力,测血糖结果又不低,或者血糖稍低就有很严重的低血糖反应。通常这类体质使用瞬感时更容易出现准确度低的情况。这类糖友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以中药调理体质,但是不是中药降糖哦。


04


现象四:植入时出血。


原因:

植入时出血,慌乱中移动了探头位置,或者打在血管里随着血液的流动影响到准确性。


解释:

脂肪层血管很少,但并不是没有,偶尔运气差碰到了还是时有发生的。


预防措施:

1、少量出血,可以轻轻按压传感器等出血停止后,拍一张带传感器血迹的照片,作为以后的售后依据。这时不要立即启动传感器,而是等前文描述过的应激状态消失后再启动传感器。血糖平稳时与血糖仪比对血糖值,如果相差大于3mol/L可找售后更换探头。


2、如果出血不止,可能打到大血管了,应该立即拆下传感器,并采取止血措施,当然传感器就只能报废了。尝试下与瞬感售后联系,目前暂不清楚这种情况能否补发一个传感器。


05


现象五:与指血比较有误差,但相差不大。


原因:

这个往往是比对方法不对,其实是准确的。


解释:

1、选择的血糖仪本身结果不准。就像同时有二块手表,上面显示的时间不一样,到底是哪块表的时间是准确的,你也不能确定。


2、瞬感测的是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血糖仪测的是毛细血管血里的葡萄糖。这二者的血糖值本来就有区别。如下图



每个人血液运转速度、毛细血管内糖渗透到组织液里的速度都不一样,个体差异明显,组织液糖比血糖晚15分钟到5小时的都有。为了便于理解,来看下图,火车的速度决定了二者同步的快慢,而在平稳时二者基本一致。





预防措施:

1、在平稳时血液中的糖和组织液糖基本一致,此时比对结果就可能相近。


2、前面提到的传感器启动时间有讲究,原因也就在这里。当血糖比较平稳时,组织液糖和毛细血管即指血血糖比较接近,这时启动传感器,初始值就比较准确,才能保证后续的数据准确。大多糖友都是睡前植入探头,经过一晚休息,早晨起床后血糖较平稳时,再启动传感器最合适。


当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与雅培官方说法有出入,请以雅培官方解释为准。


文章转自:天泰保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