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过去14天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行程,系统将与已确诊患者进行对比(也可不输入行程)
你好:
根据自查结果,您现有的症状不能列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请勿过度担心!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充分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转移注意力,有助于您更快恢复健康。注意休息,观察病情。关注生活本身,享受悠闲的时光,在家适当活动,陪伴家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哦!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应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区分,普通感染多在1周后恢复,也无须过度担心哦。
目前尚不考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请勿过度担心!但仍建议做好隔离,同时每天重复自测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7.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和(或)乏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应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区分,普通感染多在1周后恢复,也无须过度担心哦。
家庭消毒:
使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对卧室房间进行消毒处理。注意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酒精:消毒皮肤可以使用75%的医用酒精。
2.蒸笼:从沸腾后20分钟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衣物。
3.煮沸:100℃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
4.天然紫外线:太阳照射可以有效杀菌。
5.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
6.高锰酸钾溶液:使用5‰高锰酸钾可以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一分钟之后洗净。
7.消毒液/消毒粉: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的消毒。
个人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的热量摄入,提高免疫力。
每日早晚监测体温,体温维持在≤37.3℃(低热是指37.4℃~38℃;中度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是体温>41℃)。出现低热可以通过冷毛巾或冰袋物理降温。
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应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区分。部分患者仅为低热、轻微乏力症状,多在1周后恢复。
尽量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门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勤洗手,掌握正确洗手步骤。
有呼吸道等症状患者居家休息自我隔离7-14天,观察病情变化。
满足以下症状认为疑似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患者,建议再次进行线上门诊自查评估:
1.近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近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近期有聚集性发病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
4.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持续超过7天,可伴有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症状少见。
解除隔离自我观察标准:
1.体温恢复正常:≤37.3℃。
2.咳嗽、呼吸窘迫等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乏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
你好:
您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否病毒感染需经过医生专业的诊断,请及时到医院挂号就诊,并做好隔离和防护。勿过度恐慌,此时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接纳情绪、调整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将与您一起共渡难关。
精神心理建议:
此时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接纳情绪、调整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将与您一起共渡难关。
门诊就医支持:
及时预约线下医院专业医生当面检查,至放射科完成胸部低剂量CT检查,检验科完成血常规、生化、CRP等检查。
线上就医支持:
您可先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发热咨询门诊”进行线上咨询,然后再预约线下就诊。
根据国家规定,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要求使用您本人的真实身份,请填写真实信息后,点击“继续挂号”,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咨询窗口进行免费问诊。
1.自诊目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随着当前疫情的蔓延,为避免轻症患者的恐慌、医院就医的交叉感染、医院就诊压力的合理分流,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团队特组织开发此程序,帮助患者实现自诊自查及风险评估。
2.诊断逻辑:患者自我诊断逻辑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五版)》编写。
3.确诊患者同程比对:您的历史行程会自动与《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V1.2》工具内最新更新的确诊患者行程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与最后测评结果相关。感谢该工具开发者的贡献。
4.互联网发热门诊咨询:测评结果为高危者,将会接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团队进行线上咨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团队将持续为您提供权威、可靠、及时的医疗支持,如有疑问欢迎给我们的公众号留言。
5.开发技术支持:深圳“糖糖圈”团队。